动力电池焊接的工艺难点分析
发布时间 2017-11-07
侧焊与顶焊(Lid welding)是动力电池外壳的两种主要焊接方式,各有其加工优势与缺点。同时,动力电池大部分采用铝壳材料,因其材料特性,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凸起、炸火、气孔等问题。特别是方形电池焊接在拐角处最容易出现问题。
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动力电池封装焊接的一些难点:
1. 动力电池焊接的工艺难点
一般动力电池铝壳厚度要求达到1.0mm以下,主流厂家目前根据电池容量不同,壳体材料厚度以0.6mm和0.8mm两种为主。焊接方式主要分为侧焊和顶焊,其中侧焊的主要好处是对电芯内部的影响较小,飞溅物不会轻易进入壳盖内侧。
由于焊接后可能会导致凸起,这对后续工艺的装配会有些微影响,因此侧焊工艺对激光器的稳定性、材料的洁净度和顶盖与动力电池铝壳的配合间隙有较高的要求。而顶焊工艺由于焊接在一个面上,可采用更高效的振镜扫描焊接方式,但对前道工序入壳及定位要求很高,对设备的自动化要求高。
2. 动力电池铝壳的焊接难点
目前动力电池铝壳占整个动力电池的90%以上。铝材的激光焊接难度较大,会面临焊痕表面凸起问题、气孔问题、炸火问题、内部气泡问题等。表面凸起、气孔、内部气泡是激光焊接的致命伤,很多应用由于这些原因不得不停止或者想办法规避。
很多电池厂家在研发初期都会为此大伤脑筋,究其原因,主要是采用的光纤芯径过小或者激光能量设置过高所致。引起炸火(也称飞溅,Splash)的因素也很多,如材料的清洁度、材料本身的纯度、材料自身的特性等,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激光器的稳定性。
在动力电池焊接当中,焊接工艺技术人员会根据客户的电池材料、形状、厚度、拉力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激光器和焊接工艺参数,包括焊接速度、波形、峰值、焊头倾斜角度等来设置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,以保证最终的焊接效果满足动力电池厂家的要求。
3. 方形动力电池的焊接难点
方形电池由于来料的配合精度等方面的因素影响,焊接时拐角处最容易出现问题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,调整焊接速度可以解决这类问题。圆形电池没有这方面的问题,但后续集成成电池模组的难度较大。
只要我们了解了动力电池焊接的这些难点之后,再一一避免,相信一定能够突破焊接难点。
总结与启示:
1. 铝壳电池引起炸火的原因: 材料的清洁度、材料本身的纯度、材料自身的特性等,最决定性的关键部件则是激光器的稳定性能。
2. 方形电池转角焊接: 需要放慢焊接速度。
3. 侧焊的优势: 对电芯影响最小,飞溅物不会掉进壳体内。
4. 顶焊的要求: 需要配合振镜系统,对自动化要求较高。
5. 激光焊接的致命伤: 表面凸起、气孔、内部气泡,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电池的材料、厚度、形状、拉力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激光器和焊接工艺参数。

联系方式

扫码关注公众号

扫码关注抖音号